第17章 笔墨纸砚(第4页)
本站推荐:冰封末世:打造山中末日堡垒、首富从买栋楼开始林楚徐露、在植物大战僵尸的那些岁月、官场:我的仕途从击毙悍匪开始、林楚徐露、三国之风起扬州、都重生了谁还恋爱脑!、综影视:尊重他人命运、寻仙启示录、一品驸马、四合院的大力钓鱼佬、超凡修仙大陆、从三国开始修仙、被夺身体六年,再回来被军官宠翻、影视世界旅程第五部失落的归途、穿越我在科技发达的星际苟活、天才们,献上你们的懒惰以及忠诚、星穹铁道月下初拥的欢愉之旅、他不想死、原神:成为璃月第二位神明之后、天道 靠、天道出来了、推演天道、你播放天道、找一下天道、天道安排、天道 推荐、天道一下、
但初次印刷也暴露出一些问题,比如活字排列不够紧密导致字迹模糊,墨汁涂抹不均造成印色深浅不一等。
老人与智人们没有气馁,他们仔细分析问题,对活字盘进行改进,在格子内添加了一些细小的木片来固定活字,使其排列更加紧密。
同时,在墨汁的调制上也进行了多次尝试,加入了一些能够调节墨汁浓度与粘性的植物汁液,使墨汁涂抹更加均匀。
经过不断的完善与优化,活字印刷术在部落中逐渐成熟。
他们开始用这一技术大量印制部落的历史传说、狩猎技巧、祭祀礼仪等重要知识内容,并将这些印刷品分给各个族人。
在笔墨纸砚的文化传承里,老人与智人们于制墨、造笔、造纸和活字印刷术上的探索已卓有成效,而一方好砚,亦成为他们追求书写极致的新向往。
制砚之材,至关重要。
老人引领智人们翻山越岭,寻觅那质地精良的石料。
于溪流之畔,他们现一种纹理细腻、石质温润且硬度适中的石头。
此石经山水千百年的润泽与磨砺,蕴含着自然的灵气,恰是制砚的上佳之选。
猿人们挥动简陋的石具,小心翼翼地采挖,将石料搬运回部落。
初回部落,石料需经粗加工。
智人们把石料置于平整的大石台上,用粗粝的石块先初步打磨其外形,去除棱角与瑕疵,使其大致呈砚台的雏形。
每一下敲击与打磨,皆溅点火星,恰似文明在孕育之初的闪耀。
随后便是精细的雕琢。
老人手持刻刀,于砚台雏形上精描细绘。
他先刻出砚池,那是墨汁汇聚之所,其形状或圆或方,深浅有度,以确保研墨时墨汁能均匀调和且不易干涸。
刻刀在石间游走,如灵动的舞者,一点点剔去多余石料,使砚池底部平滑,边缘规整。
智人们目不转睛地观摩,随后依样尝试,虽手法生疏,却也满怀热忱。
砚台的周边装饰亦不可马虎。
老人以自然万物为灵感源泉,或雕以部落图腾,那是他们信仰与力量的象征;或刻上花鸟鱼虫,赋予砚台生机与灵动。
他用尖细的刻刀勾勒轮廓,再以稍钝之刀雕琢细节,使图案栩栩如生。
如雕刻飞鸟,其羽毛根根分明,似要振翅高飞;刻画花朵,花瓣层层舒展,仿若散芬芳。
智人们在老人的悉心指导下,逐渐掌握了雕刻的技巧与精髓,他们手中的刻刀也越娴熟,让每一方砚台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。
雕琢完成后,便是打磨工序。
从粗糙的砂石到细腻的兽皮,猿人们依次对砚台进行打磨。
先用砂石磨去雕刻时留下的刀痕,使砚台表面渐趋平滑;再以兽皮蘸上些许清水与细砂,反复擦拭,直至砚台触手温润,光泽内敛。
这一过程犹如对时光的摩挲,让砚台在磨砺中焕出古朴而迷人的光彩。
最后,为使砚台更加实用美观,老人还带领智人们采集一些具有特殊纹理与色彩的矿石,研磨成粉,调和成颜料,为砚台绘制精美的纹饰。
或在砚池边缘描上一圈金线,或于砚台侧面绘上神秘的图案,使其在简约中彰显精致,在质朴中蕴含高雅。
当第一方自制砚台呈现在众人眼前时,墨香与石韵交融。
研墨之际,墨锭在砚池中缓缓转动,墨汁随之而出,浓郁而细腻。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