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鹊华秋色图 一幅画里的济南千年
本站推荐:官途:我有通天背景却从科员干起、一位算命先生的回忆、开局穿越大夏,我在战场杀敌成神、重生1993,从军校退学之后、御兽天骄:开局捡到魔狼幼崽、三鞭打散父子情,请陛下称太子、联盟:我王者马甲被学姐扒出来啦、说好当导游,怎么变成天理了?、刚退役,就和逃婚大小姐同居、当虐文女主修了杀戮道、御兽之王:开场就润,爽到失联、我的维多利亚女友、上岸后竟进入了超自然现象调查局、东汉之乱世黄巾、北境狂龙、九霄玄天神帝、用读档专抢敌人机缘后,我飞升了、甜爆!大佬们都被我钓成翘嘴了!、逆天铁匠、公路求生从破旧汽车开始、国宝名称的由来、国宝密钥、国宝里的中国密码、国宝的文明密码是什么、国宝的名称是什么?、国宝的文明密码有哪些、国宝密令、国宝里的文字、国宝背后的故事、
一、水墨丹青里的思乡密码
七百多年前的某个秋日,浙江吴兴的文人雅集上,元代画家赵孟頫铺开三丈素绢,将记忆中的济南秋色细细勾勒。
此时距离他卸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已逾半载,好友周密的一声叹息,让这位宋室后裔提起了饱含乡愁的画笔。
周密祖籍济南,却因战乱从未踏上故土。
两人在吴兴相遇时,赵孟頫正经历着"
仕元"
身份带来的精神困境。
当周密谈及"
儿时听闻鹊山如覆釜,华不注似芙蓉"
时,赵孟頫忽然想起济南北郊那片秋日原野:"
其时菰蒲渐老,芦荻纷飞,渔舟唱晚,牛羊归村"
。
他决定用画笔为友人搭建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。
创作过程充满传奇色彩。
赵孟頫并未实地写生,而是凭借三年为官经历的深刻记忆,将相距数十里的鹊山、华不注山并置画面。
画中鹊山浑圆如馒头,华不注峭拔似玉簪,两山之间沙渚横斜,红树芦荻点缀其间。
更妙的是,他在芦苇深处藏了一处茅屋,女子启门远眺,仿佛在等待渔人归来——这正是周密梦中的故乡景象。
画作完成后,赵孟頫在卷尾题跋:"
余自幼好画,得寸进尺,今老矣,始悟画道之难。
"
这句话既是自谦,也暗含对南宋院体画程式化的反思。
他创造性地将水墨山水与青绿设色融合,山体用荷叶皴、披麻皴表现,树叶以朱砂、赭石点染,冷暖色调在宣纸上交织出秋的韵律。
这幅长9o2厘米、宽284厘米的画卷,从此成为中国美术史上"
文人画"
的典范。
二、七百年流转的传奇
《鹊华秋色图》的命运与中国历史的跌宕紧密相连。
元代时,它是文人案头的雅玩;明代落入收藏家项元汴之手,被盖上"
天籁阁"
印章;清代经梁清标进献宫廷,乾隆皇帝一见倾心,不仅在引题写"
鹊华秋色"
,更在画面钤印五十七枚,题跋九则,甚至因现画中山体方位有误而龙颜大怒,一度将其打入冷宫。
最富戏剧性的是乾隆十三年(1748年)的那次对照。
皇帝东巡济南时,登上鹊华桥远眺,现实景与画中景致惊人相似,立即命快马从京城取来画卷对观。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